第187章 二百余年,首屈一指

第(2/2)页


        所谓三朱,是明代正德到嘉靖年间,嘉定的祖孙三代竹刻名家:朱鹤、朱缨、朱稚征;三朱开创了以书画入竹刻的技法,基本可以说是嘉定竹刻流派的鼻祖。

        特别是朱稚征,将嘉定竹刻发扬光大,出现了大量学徒,声名远播;三松竹刻,是竹刻作品中的皇冠。

        “孙老板,我真是没听说乾隆朝有叫周芷若的竹刻名家。”吴夺刚才已经“听”明白了,也觉得孙鸿根本没意识到这件竹刻笔筒的价值。

        孙鸿的店里,虽然东西很杂,但他还是对瓷器和玉器相对擅长,别的东西,不能说不懂,但也都是个皮毛。而且,这笔筒,是收货搭来的,他没当回事儿。

        最关键的是,他老觉得吴夺是看上了盘子,却拿下边的笔筒说事儿。

        “乾隆时期,各种工艺品类,都很繁盛;碰上不知名的竹刻工匠,很正常嘛!这个名字不错,很有韵味,没准儿还真是个女雕刻师呢!至于和后来的武侠人物重名,那也不算稀奇。”

        “既然不知名,那这个笔筒给个最低价吧?”吴夺接口。

        “小吴先生,咱就别墨迹了,我这人最痛快,这么着,你不是喜欢这个笔筒当架子么?你要是买了这个盘子,笔筒我送你了!”

        吴夺微微沉吟。

        他心想,如果不要盘子,执意单买笔筒,可别再惊了这个孙老板!再去琢磨笔筒,琢磨出来,那就麻烦。

        现在孙鸿应该是觉得自己想要盘子却借笔筒说事儿。

        “孙老板,关键你这盘子要价太高啊,我看,也就是两三万的东西。”

        “说笑了不是?这可是官窑!如今晚清的官窑势头很猛,因为再往前的,市面上难碰了!这盘子你六万买了,我保你五年之内就翻个跟头!”

        “三万吧,顺带搭个笔筒。”

        “我这人,就佩服有眼力的!这么着,我不赚你钱了,五万,咱们交个朋友!”

        孙鸿叫这口五万,吴夺接着又讲了讲,却讲不下来了。

        这个时候,店里又来了两位客人,吴夺一看,得,拿下吧!

        货款两清,吴夺将装了盘子和笔筒的两个锦盒装进塑料袋,拎着继续看了看,再没有看到合意的东西,便就此告辞,出了鸿古斋。

        五万买了这个盘子,不能说亏,但也买得偏贵。

        但搭的这个笔筒,那可就赚大了!

        周芷若不是周芷若,而应该是周芷岩!

        周颢,字晋瞻,号芷岩,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清代嘉定派竹刻大师。

        若说明代最著名的竹刻大师,首推三朱;那么在清代,大师级的人物,前有吴之璠,后有周芷岩,最负盛名。

        而且,周芷岩擅长画竹,他的竹刻作品中,带竹的,往往价值要更上一个档次。

        不过,吴夺之前只知道明代嘉定三朱,甚至还听说过三朱之后嘉定第一竹刻高手吴之璠,却并不知道周芷岩,否则也不会为“周芷若”纳闷半天。

        竹刻毕竟是古玩中的小项。

        所幸,孙鸿也不知道。

        但是,吴夺“听”到的内容,除了年份,周芷岩的名字,还有一句:二百余年,首屈一指!

        也就是说,从周芷岩往后,到现在这二百来年,他是水平最高的!

        既然如此,就算之前没听说过,那也得毫不犹豫地拿下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