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好戏连连】

第(1/2)页

这几天,王渊家的访客络绎不绝,甚至投拜帖都得排队。

        那些想要攀附王侍郎的低级官员,虽然自知无法获得接待,但总存着那么一丝侥幸心理。在门口排队小半天,投了拜帖便回家等着,就跟买彩票期待中大大奖一样。

        渐渐的,京中开始流传美誉,说王侍郎治家严格,门子都清廉不贪财。

        而在官场上,同样流传着一个消息,皇帝想要钦点王渊入阁!

        十二月二十八日,看日子本该临近新年,但今年有两个十二月。

        文武百官接到命令,今天必须参加早朝,缺席者轻则罚俸、重则贬官。于是乎,紫禁城里来了乌泱泱一大堆,官职太小只能站在殿前广场。

        一路上,都有官员主动问候王渊,不过许多人看他的眼神颇为古怪。

        礼乐大作,皇帝升殿。

        朱厚照今天没有打哈欠,看样子精神得很,昨晚他很早就睡下了。

        礼部尚书李逊学,出列奏事道“陛下,据钦天监之测算,正月初十为黄道吉日。请准,明年正月初日,大祀天地于南郊。”

        “准奏!”朱厚照说道。

        李逊学是新任礼部尚书,以前担任南京礼部尚书。皇帝离京打仗之前,下旨廷推选出来的,其实就是朱厚照钦点的心腹。至于之前的礼部尚书毛纪,乃杨廷和、梁储一系,调去掌管制敕房。

        历史上,朱厚照决定前往边镇,又害怕朝堂不稳,曾下令讨论立太子事宜。

        奉命主持立储的官员,便是这个李逊学!

        但当时情况太复杂,立储之事被梁储搅黄了。因为钱宁收了银子,提议让宁王世子做太子;江彬跟宁王没啥瓜葛,便提出其他人选;首辅梁储对此都不满意,三方闹起来只能作罢。

        现在朱厚照有亲儿子,自然不会闹这出,但李逊学依旧被朱厚照安插在礼部。

        确定好开春祭祀的日期,朱厚照突然说“国事繁重,朕欲扩充内阁,拟进毛纪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李逊学,授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

        这是一笔政治交易,让杨廷和派系的毛纪做阁臣,让皇帝的心腹李逊学执掌制敕房。

        杨廷和既不拒绝,也不同意“内阁重臣,当廷推而选之。”

        朱厚照又说“既然廷推,朕也提名一人。兵部右侍郎王渊,立即无数,政绩卓著,当为文华殿大学士,尔等一并廷推之。”

        果然来了,众臣顿时纷议,朝堂嘤嘤嗡嗡如同菜市场。

        放在以前,内阁可由皇帝直接任命。

        但朱厚照他爹孝宗皇帝,耳根子实在太软,也压不住那帮文臣。于是在弘治八年,阁臣的任命必须廷推,皇帝只有建议和提名权,渐渐失去对内阁人选的控制。

        不过嘛,若廷推出来的阁臣,没有让皇帝感到满意,皇帝可以下令重新推选。一推、二推、三推、四推……跟大臣们打疲劳战,推到皇帝高兴为止。

        如此疲劳战选出的阁臣,或者皇帝直接任命的阁臣,叫做“奉旨入阁”。比如嘉靖朝的张璁、桂萼、方献夫、夏言、徐阶、袁炜、严讷、李春芳,全都是“奉旨入阁”,足见嘉靖跟大臣们的关系有多僵。

        廷推?

        呵呵,皇帝是裁判员,并拥有最终解释权。

        就像打一场足球比赛,裁判说刚才犯规太多,咱们必须重新比赛。然后一直重新比赛,把球员搞得精疲力竭,只能由裁判指定谁输谁赢。

        眼见朱厚照满脸笑意,杨廷和顿时眼皮子一跳,哪里还敢冒险?

        朱厚照虽然没在内阁人选上乱来过,但六部尚书的任命,却多次进行疲劳战。比如王琼担任兵部尚书,就接连廷推了两回,大臣们不想再推第三回,只能依着皇帝选出王琼。

        这次廷推阁臣,若无法推出王渊,怕是能推十几回,大家别想再干其他事儿了!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杨廷和立即反对。

        朱厚照质问道“杨阁老,你觉得王侍郎才干不够,还是觉得王侍郎功绩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