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荥阳之谋

605年,刚迁都洛阳的杨广又率领文武大臣、后宫嫔妃要到江都游玩,于是又大肆征调民夫,最过分的是他一艘船竟要一千多纤夫拉,而这一次出动船只有两千多艘,同时还命令船只所过之处,运河两岸五百里内百姓预缴三年赋税,供他花销。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

        宰相高颎上本道:“陛下初登大宝,应当体恤下民,这样无休止的征调民力,于国无益,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有倾国之危。”

        这高颎本就因为当初支持废太子杨勇而被杨广记恨,而今又无端职责自己,杨广大怒,于是先罢免了高颎,后面又秘密处死了高颎。

        高不二在杭州,亲眼目睹了劳役的繁重,才明白为什么杨广在位十几年基本上每天都有叛乱的原因所在,你让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不造你的反那不见鬼了。

        606年杨广在江都游玩了大半年后,于607年返回了洛阳,没过一段时间,为了威慑突厥,杨广准备在榆林举行一次盛大阅兵,但是又怕突厥打来,于是又征调一百多万民夫,在榆林以北构筑了一道长城。

        自杨广登基之后,赋税一年重于一年,民夫征调从来没有停止过。

        正当杨广折腾不息之时,高不二已命令张仲平秘密前往张掖,开始炼军大计,久居杭州的高不二在杨广游历江都时,曾多次被杨广召见,在高不二又给他上缴两成琉璃收入之后,杨广很大方的封高不二为空头楚国公。

        高不二无语至极,这丫子毛,江都距离杭州近在咫尺,他可不相信杨广不知道自己在造船,但是他问都没问,只要钱。他曾一度认为杨广就是一个拆家二哈,能在位十多年,应该感谢他老子家业打的基础好,不然实在是经不起他这败家小能手祸祸。

        正在天下如火如荼之时,高不二收到了李渊来信,原来不久前,杨广又任命他做了荥阳太守,记得高不二曾言想到河南游历,因此一到任,李渊就写信邀请高不二到荥阳一叙。

        收到李渊来信,高不二当即准备动身。

        萧玉梅问道:“夫君何故要去荥阳?”

        其实无他,高不二穿越前,家就在新郑,他之所以想到河南游历,一是看看故乡如今如何了,第二个就是看看瓦岗地形,虽然这些年他也让自家商队为他收集了不少山川地理图,但是总归要实地看看才能放心,而今天下地形与后世相差甚大。

        为了不让二位夫人担心,高不二道:“我就想去看看中岳嵩山,以及去北少林去看看,二位夫人可有意通往?”

        见高不二心意已决,二女自然欣然同往,在这个年代,夫唱妇随那绝对是无人说闲话,后世什么离不开男人的风凉话,在现在绝对没市场。

        来到荥阳,李渊出城迎接高不二,接风过后,李渊请高不二到书房一叙,待两人坐定,李渊道:“贤弟,刚才席间人多嘴杂,邀请贤弟此来,一方面是为了替贤弟完成游历河南愿望,另一方面想问计于贤弟。”

        “大哥但说无妨。”

        “而今陛下自继位之初至今,不体恤民情,横征暴敛无算,没完没了的征调民夫,已造成多地土地荒芜,如此下去天下将动荡不宁,不知贤弟对这天下局势有何看法?”

        “既然大哥相问,兄弟就直言了。”

        李渊点点头:“贤弟请讲。”

        “而今赋税一高再高,民力疲敝,不是圣明天子之召,如不改观,怕是天下群雄并起之日不远,大哥要早做打算啊,如果天下一旦烟尘四起,没有保命手段,到时可是会后悔莫及。”

        “贤弟所言甚是,但是为兄一家受当今陛下恩惠颇多,实在是生不起反心,即使造反,为兄也心无余力啊。”

        我信你个鬼,你这货也不是个好鸟,老早都想造反,还推脱是被你二儿子逼迫造  反,难怪你家老二要收拾你。高不二心里如是想,但嘴里却道:“大哥不必担心,而今建成已可独当一面,不若你把他留在太原,以太原为大本营,招兵买马以图后势,对外就称防御突厥,钱粮问题有小弟在,不老大哥挂怀。”

        闻言,李渊哈哈大笑道:“就等贤弟这句话呢,你放心,他日为兄坐的天下必与贤弟共享。”

        高不二连忙拒绝道:“大哥言重了,小弟胸无大志,也受不得操劳,只盼他日大哥得到天下,封兄弟一个闲散王侯,富贵一生,兄弟也就满足了。”

        李渊点头应允,继续道:“昨日陛下来了旨意,要让世民入宫为官。”

        “这怕是要让世民去做人质吧。”

        “贤弟所言甚是,本就是如此。”

        “那大哥怎么考虑的?”

        “为了大计,为兄已与你嫂嫂商量好了,这就准备送世民进京。”

        “既如此,让世民跟着我吧,我亲自送世民进京。路上也好教世民一些保命手段,都是好孩子,损失不起。”

        李渊一家大礼拜谢高不二,要知道,高不二如今可是杨广身边的红人,他亲自去送李世民进京,这本身就是一个护身符。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