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8 宣府南下之师

第(1/2)页

  居庸关守军在追击战中,三战三捷,大胜而归。

  “罗大人,我军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看着堆积如山的军械,以及无数蓬头垢面的明朝老百姓,朱祁锐对着罗通问话。

  罗通挥手招过来一个书吏,然后从他手里接过账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罗通满脸喜色,对着朱祁锐和杨俊就开始念了起来。

  “殿下,杨将军。”

  “我军在此番出城追击中,共有斩杀瓦剌贼人一千一百又三名。”

  “另外还共计夺取战马一千五百匹,盔甲、弓箭也是有着数以千计。”

  “除此以外,我军更是还解救了被瓦剌所掳掠的,京师城外居民上万人之多!”

  朱祁锐闻言,大喜过望。

  “本王当上表皇兄,为罗大人、杨将军、潘将军,乃至居庸关全军将士请功!”

  其实不用朱祁锐上表,朝廷也会在战后论功行赏。

  朱祁锐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收获军心、名望。

  而且朱祁锐这样做,他自己也不用付出什么,是典型的“慷他人之慨”。

  朱祁锐想到一事,他突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

  “罗大人,此战统计的结果,可是确认无误?”

  罗通此前曾在安南、山西参赞过军务。

  他也是因为在山西的时候贪腐,而被当时的大将王骥弹劾后贬官。

  对于朱祁锐的问话,罗通心中明白。

  “回禀殿下,下官当亲自前去检验敌军首级。防止有人谎瞒虚报,乃至杀良冒功!”

  朱祁锐微笑着点头。

  “当初启用罗大人的时候,朝中阻力可是不小。”

  “皇兄对罗大人寄予厚望,所以才顶着压力,让你前来主持居庸关防务。”

  “罗大人守关有功,皇兄必有重赏。然而罗大人要是授人以柄,则皇兄也是面上无光。”

  “孤也是看重罗大人,所以才出言提醒,实在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随着朱祁锐最后这一话说出口,他顿时就觉得自己是在画蛇添足了。

  特别提醒“没有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有着什么意思,

  罗通恍若未闻,他面上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也不知道他是认可了朱祁锐的说法,还是介怀朱祁锐提及他不堪过往。

  对着朱祁锐一礼,罗通口中谦卑。

  “下官明白,谢殿下!”

  ……

  瓦剌大军一夜三惊,奔出数十里后,才在也先的强势弹压下重新结阵。

  也先见到无法从居庸关破关而出,他只好带领主力直奔紫荆关而去。

  也先此举,也是出于稳妥的考虑。

  当初瓦剌在攻破紫荆关后,就在那里留有军队。

  伯颜帖木儿,也就是也先的弟弟。

  他在从明朝京师撤离后,就胁迫着朱祁镇的车驾,走的紫荆关这一路。

  也先这是要去和他弟弟汇合,然后再从紫荆关退往塞外老家。

  居庸关外的阿剌知院,本来也撤退得没多远。

  当他在听到也先在居庸关下一样吃了败仗后,他也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

  阿剌知院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带着本部人马往北而去。

  ……

  如果说正统年间,谁是明军头号良将的话,非得杨洪莫属。

  杨洪,武将世家。

  杨洪的祖父,跟随常遇春一起起兵。明朝建立后,受封正六品的百户。

  杨洪的父亲,继承了他祖父的百户军职。不过杨洪的父亲,死在了靖难之役中。

  父死子承的杨洪,调任到开平卫戍防。

  开平卫,远在蒙古境内。去往开平卫,在当时看来是凶多吉少。

  杨洪当时年仅二十二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他毫不在乎的说到:“大丈夫,立功名宁在跬步之内!”

  杨洪这不是说大话,他是有真才实干的。

  在北上开平卫后,杨洪一步一个脚印,先后积累了无数的军功。

  永乐大帝五次统兵出塞北伐,杨洪都是冲锋陷阵,任职军中先锋。

  朱棣曾经亲自给杨洪斟酒,这对于军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到了朱祁镇的正统年间,杨洪早就已经是威名远扬的边关名将。

  当时朝野公推,杨洪为边将智勇第一。

  杨洪家族的后辈,很多都在他账下效力,他们也被人称为“杨家将”。

  蒙古的古兀良哈部,更是称呼杨洪为“杨王”,惊为天人、不敢犯境!

  杨洪在土木堡事变的时候并没有发兵救援,所以他后来和石亨一起被投入了大牢。

  要不是于谦向朱祁钰举荐,只怕这位沙场宿将就会老死狱中、含恨而亡。

  ……

  此刻的杨洪,正带着宣府军马南下京师。

  “殿下、罗大人,居庸关一仗,打得漂亮!”

  在朱祁锐等人设下的接风洗尘宴席上,杨洪不由得举杯,向着主人家敬酒。

  一杯水酒下肚,杨洪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杨俊。

  “这次我儿能够戴罪立功,多亏了殿下和罗大人对他提携。”

  “老夫第二杯酒,还是敬殿下和罗大人!”

  说完后,杨洪又是举杯先饮。

  ……

  宴席过后,杨洪和朱祁锐一起漫步在夜色之中。

  “我知道,朝野对我多有非议。”

  “他们说我统帅宣府,没有去救援土木堡,还隐瞒了马营、独石被瓦剌攻陷的消息。”

  “要不是我儿放弃了这些宣府外围堡垒,阿剌知院也不会和也先一起,东西夹击我朝大军。”

  杨洪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英雄迟暮。

  朱祁锐和杨洪这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对于杨洪很,朱祁锐其实还是好感的。

  “老令公,但求无愧于心就好。至于那些闲话,管它干什么。”

  杨洪心中宽慰。

  “我活了几十岁,还不如殿下看得开。”

  杨洪对于朱祁锐,也是越看越喜欢。

  “那殿下想不想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会有隐瞒军情不报吗?”

  杨洪的这个问题,朱祁锐其实也很是好奇。

  “老令公如果想对孤讲,那么孤就洗耳恭听。若是老令公不想说,孤也不问。”

  朱祁锐一口一个“老令公”,把杨洪给恭维得很开心。

  “好一个伶牙俐齿。在说话和处事上,你可比你那两个皇兄强多了。”

  说完以后,杨洪朗声大笑。

  不过只是片刻,杨洪就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