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教堂、医院、兵工厂

第(2/2)页

1843年一毕业他就会进入维也纳皇家女子学院,到时候他是喜欢教书还是做实验都随他便。

  其实,不只是工作,就连他的终身大事,弗兰茨也都替他准备好了。而且那些贵族女子,是不会轻易和他私奔的。

  反正历史上这货也是一边行医,一边用闲暇时间写出那些物理学巨著。换了一个学术氛围更好的地方,没理由变得更差才对。

  其实这货除了物理以外,在行医的同时还在生理学、化学、数学、哲学、美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就和之前提到的两位一样是个完全超越时代的天才。

  从特蕾莎女皇时期起,教育就一直是打破阶层壁垒的重要手段。只有阶级间的流动,才能给社会带来足够活力。

  当年的西班牙淘金者们如此,英国的海盗亦如此,曾经单挑欧洲的法国也是如此。

  隔壁的奥斯曼马哈茂德二世远见卓识,手腕高明,意志坚定,手下也不乏忠臣良将,更是涌现了一大批改革家,然而他却败了,败得很惨。

  十九世纪是一个进步飞速的时代,此时弗兰茨还能被认为是一个天才,可再过十几年就只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水平了,如果过上几十年也许就是一个高中生也说不定。

  所以教育将是奥地利帝国的重中之重,在蒂罗尔和真腊的实验仅仅是个开始。

  教会医院,是弗兰茨为了传播中医准备的。

  此时的西方医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十分稚嫩,虽然在外科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部分领域和医学思想仍然十分落后。

  尤其是对殖民地的一些疑难杂症,西医的方法往往派不上用场,更是不利于宗教的传播。

  而中医,这种目前都解释不清的东西,对于教会来说正对胃口。

  “没有什么比有效,还说不清道理的东西,更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了,Amen!”

  教会和传统的中医相比还有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信任,二是不藏私。

  人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碗加了香灰的符水就能救人性命,更不要说是可以治病的汤药了。

  施救者和被救者具有相同的信仰,更能让二者产生共情,治疗的过程也会相对顺利,甚至能相互提供勇气战胜困难。

  中医的藏私,不知道灭绝了多少偶然发现的绝技,但是教会就没有这个苦恼,每个发现新药的教士,都恨不得立刻将这种药物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又怎么会藏私呢?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这句话中包括了中医的精髓所在,弗兰茨将其印在教会医师的每一本教材上。

  同时发扬中医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西医,能治好病才是真的。

  劳舍尔大主教对于任何能传播宗教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对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都给予了极大支持。

  至于那些教堂,弗兰茨只能说“在这个痛苦的时代,人民更需要安慰。”

  阿佳妮觉得弗兰茨在蒂罗尔修建兵工厂又花钱,又费力,还没有市场。

  但实际上在他的未来计划中,这座兵工厂并不是用于商业盈利,而是属于奥地利帝国的秘密机构。

  既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至少现在不是),那么其生产的武器也只会装备给少量部队。

  而且弗兰茨非常清楚一个道理,武器的研发,尤其是新式武器是越隐秘越好。

  最后也就是安全角度,蒂罗尔的地形易守难攻,同时是一块相对忠诚的地区,毕竟是老区,民众基础比较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