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官上任点火难

第(2/2)页

要仰仗英国,但却不再是像过去那样言听计从。西欧法西同盟法国人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而法国正巧是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中欧是奥地利的天下,过去那些与英国眉来眼去的德意志诸侯和意大利小邦,在德意志关税同盟和亚平宁关税同盟的约束下不敢有多余的动作,瑞士国内则是正在准备内战。

  东欧此时严格意义上讲就只有俄国和奥斯曼两个国家,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只能在这两个国家中选择一个不那么差的。

  从英国人在阿尔巴尼亚南部的遭遇来看,这三个国家其实半斤八两。

  美国、巴西、墨西哥等一系列次强对英国的态度也都算不上好,就连自己最忠实的小弟葡萄牙也因为英国在巴西南部的军事行动有了嫌隙。

  此时葡萄牙女王玛利亚二世是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的亲姐姐,两人是同父同母,所以感情上不可能站在英国人一边。

  低地国家中荷兰加入了德意志邦联,比利时被养在法国已经名存实亡。

  与全世界为敌的感觉可并不好,历史上英国人要随便搞一场外交会议就能定下一堆国家的死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列强们玩得团团转。

  但现在情况变了,一个个区域同盟的出现,历史上一些微小的变化,汇聚到一起让英国人的扩张成本正在成几何倍数增加。

  实际上罗伯特·皮尔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也试图改变,但是兜兜转转之后发现又回到了原点。

  其实这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思想出了问题,而是节奏变了,大家并没有按照它的节奏走。

  尤其是两次伦敦会议的失败和奥地利崛起(或者说没有像历史上一样丧失影响力从而沦为英国人的跟班),这些事件让英国的影响力无法再到达那种一呼百应的程度。

  而英国是个岛国,这注定了它的策略不可能像俄国和法国那样只靠自己的陆军和海军。

  约翰·罗素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能做不过是些小修小补而已,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可面对如山般的重压,约翰·罗素实在顾及不上那些在香浓河畔的爱尔兰人。

  奥康奈尔一次次被拒之门外,他这时才明白自己其实是个外人。

  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奥康奈尔得知了殖民部的邪恶计划,他无法再继续容忍自己的同胞像牲畜一样被运送贩卖。

  双方当即扭打在一起,起初英国殖民部还打算隐瞒此事,但奥康奈尔毕竟是个社会活动家,找媒体造势还是轻车熟路的。

  哪怕是大报纸不敢接,但是总有想要爆款的小报。最后给殖民地的底层老光棍找老婆这件事只能作罢,因为哪怕是名义上自愿的也免不了乘人之危的嫌疑。

  此时的英国政府压力已经太大了,平白无故再加上太重的道德负担完全没必要。

  而且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已经准备好了吃瓜看戏,到时候一番口诛笔伐之下怕不是要让伟大的英格兰和野蛮的美利坚同列。

  其实奥康奈尔之所以能撞破这一切就是弗兰茨在背后一手策划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