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粮(打滚求保底月票)

第(1/2)页

  估摸过了三刻钟,九阿哥屁股都有些凉了。

  候见的官员走了不少。

  九阿哥估摸着就剩下三、四个了,提了食盒又过去。

  他低头看了眼食盒。

  之前忘了这个,估摸都要凉透了。

  他就招呼个眼熟的小太监,道:“送到膳房去热热,爷孝敬汗阿玛的。”

  九阿哥管着内务府,如今又是御前极体面的。

  那小太监躬身应了,双手接了食盒下去。

  少一时,最后一个候见的官员出来,旁边还跟着一个熟人。

  户部尚书兼理藩院尚书兼内务府总管马齐。

  “马大人……”

  九阿哥笑得很亲近。

  马齐不单单是内务府总管,还是八哥的半个老丈人,正经的自己人。

  马齐成为大学士,比其他老头子好。

  九阿哥本来对这些并不敏感,这回却是难得机灵。

  伊桑阿退了,肯定要补个大学士。

  马齐的资历与圣眷都够了。

  马齐躬身道:“九爷!”

  见他手中拿着折子,九阿哥道:“可是内务府那边有什么事要汗阿玛决断?”

  马齐忙道:“是理藩院赐银的单子!”

  进京“轮班”的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都有恩赏,这个是理藩院按照现下京城内外馆的人数拟定,请皇帝御批。

  在月底前赏下。

  二月初,天气回暖,这些来朝的蒙古王公就要离京。

  九阿哥点点头,道:“那大人忙去吧。”

  马齐走了。

  九阿哥则站在门口叫人通禀。

  书屋里,康熙正看着一张舆图。

  上面标注了几处,正是河道几处紧要之地。

  听说九阿哥求见,康熙看了眼座钟。

  辰初二刻。

  这么早?

  他轻哼一声,大致能猜到来意。

  肯定是为了修院子之事。

  昨天自己说修五个,这混账脸色都变了。

  没有识人之明,义气不到正经地方。

  “叫他进来吧!”

  康熙吩咐梁九功道。

  梁九功应了一声出去。

  九阿哥看着梁九功小声道:“谙达,汗阿玛心情如何?”

  梁九功闭着嘴,不肯说了。

  总不能时时提醒,那成什么了?

  他是那么多嘴的人么?!

  九阿哥眼珠子转了转,心下有数。

  应该是没事,有事的话梁九功就算嘴上不提点,面上也能带出来。

  他心里就松快几分。

  “汗阿玛,儿子来给您请安来了!”

  九阿哥声音也带了轻快。

  要是心愿得偿的话,那夫妻俩压根就不用分别两个月。

  说不得一个半月就行了。

  到时候还能结伴在江南吃喝玩乐。

  舒舒喜欢美食,到时候就一路吃回来的。

  这样想着,他就有些合不拢嘴。

  康熙见他笑着见牙不见眼的,道:“大早上的,这是美什么呢?”

  说着这话,他想到一个可能,生出几分期待来。

  对于九阿哥最重要的是什么?

  子嗣?!

  小两口整日里黏糊在一起,万一呢?

  随即他想到大福晋,又生出担心来。

  即便老大不计较,可是真要生了,九阿哥夫妇的名声也不用要了。

  关心则乱,康熙患得患失的。

  九阿哥已经痛快道:“这不是儿子想着汗阿玛要南巡,心里舍不得,整日里吃不好、睡不好,辗转反侧的,可是昨晚上想到一个法子!”

  他眼睛发亮。

  康熙听着不对劲,看着九阿哥红光满面的模样,质疑道:“吃不好,睡不着,朕怎么看不出来?”

  如今宫里谁不晓得九阿哥的皇子膳房好吃的多。

  就是御膳房这边的管事,都要隔三差五的打听一声皇子膳房又添了什么新菜。

  九阿哥摸了自己的脸一把:“儿子都瘦了,汗阿玛没瞅出来?”

  康熙轻哼道:“谁这么眼瞎,睁着眼睛说胡话?”

  九阿哥笑道:“昨晚的宗亲长辈们说的,还说让儿子过去吃席,大肉管够!”

  康熙嘴角勾了勾,那是西花园捕鱼的事情传出去了,旁人打趣他呢,这傻子也听不出来。

  到了早膳的时候,侍膳太监进来,请示是否摆膳。

  康熙点头,看着九阿哥道:“有事说事,不要墨迹!”

  九阿哥带了讨好的:“您吃您的,这有什么着急的……”

  康熙瞥了他一眼:“朕怕看着你,朕吃不下去饭!”

  九阿哥皱眉道:“汗阿玛平日里疼儿子是没的说,天下顶顶好的阿玛,可是这老训儿子的习惯可不好,多叫人伤心呢……”

  康熙没好气道:“那也得有让朕夸的地方才行!”

  九阿哥笑道:“有不好的地方,您多夸夸,那儿子下回不就好了?”

  说话的功夫,膳桌已经抬了上来。

  侍膳太监道:“皇上,九阿哥进苦荞发糕一盘,玉米面窝头一盘……”

  这是请示是否承奉。

  康熙有些意外,点了点头。

  “那又是什么吃食?”

  宫里御膳房有各地贡上来的杂粮,许多压根无人问津。

  倒是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