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1章 下乡(二)

第(2/2)页

送到北海县医署中诊治,若有贫弱不能就诊的人家,也可以去医署里试一试。”

        周满补充道:“拿着户籍去,中下户可免费看诊,下户会免掉药费。”

        村长怀疑,“有这等好事?”

        村民们也不由问道:“真免费?”

        周满点头,“这是陛下的恩典,暂时只针对贫弱之家。”

        白善他们一走,李村长便带着人围上了里正,“大伯,大人他们说的那什么医署是什么地方?”

        挤进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问我,问我……”

        李村长没好气的将孩子扒拉到一边,道:“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淘气。”

        里长道:“你还没听孩子们说呢,怎么就知道他们是淘气?”

        他道:“我知道的也不多,只听说陛下恩典,要在各地开办医署,一些贫苦看不上病的人可以去看病,除此外,还能防疫。”

        里正也道:“听着似乎是因为前些年的天花闹的,关于医署我知道的不多,但这位周大人我却是知道一些的。”

        相比于不太显名的医署,周满小神医的名字却是很多人听说过的。因为凡是读书人都会关注时事,关注时事就会知道益州王叛乱被杀和太子喜得贵子,国本稳固这两件大事。

        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里面都有周满的身影。

        尤其是太子喜得贵子这一件大事,里面周满可是主角之一,所以凡有读书人的人家多少都听到过周满的大名。

        而且她的身份还那么的特别。

        把益州王拉下来的侠士之女,转身却治好了益州王的侄子——太子,让国本稳固下来,听说夏州前几年闹得特别凶的天花都因为听了她的威名给吓退了。

        当然,这是已经转过几道口的传闻,总之一句话,里正知道这位周大人!

        于是村民们也不散了,直接就蹲着听里正说起这位周大人的丰功伟绩来,当然,他也就听他读书的孙子提过几句,但这不妨碍他发散性拓展啊。

        离开李村,白善便直接往下一个村去,他和周满道:“我看过他们的麦子,挂穗没有我们的长和饱满。”

        他扭头问一旁的董县尉,“你们是用的新麦种,还是自己留的麦种?”

        董县尉哪里知道这些事?只是以前隐约听到些消息,“有中原传过来的麦种,以前户部有送来一批,后来路县令来了以后更是采购过几次分种。”

        白善颔首,“到下一个村子问问。”

        有的村子有人种了分下来的粮种,但更多的人是把那部分粮种吃了。

        白善问了两个村子就问出经验来了,他又不瞎,虽说都是麦子,但麦子和麦子也是不一样的好不好。

        此时冬小麦大多挂穗了,看那长度,看那高度,再看那细微的叶片变化,就算新麦种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会有细微的差异,但也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仔细一问就知道前面两年分下来的麦种去哪儿了。

        白善没怎么说话,只是将村子和里正的名字记在了小本本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