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枪炮、细菌、战争

第(1/2)页

  等吴公使离去之后,白贵收拾一番就走到讲堂上课。

  虽然他现在也算是功成名就,有一定的名声,但是学历还是不可抛弃的,肄业生和毕业生之间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反正预科也只剩下了一年多的时间。

  文科课程也不多。

  按照昆仑镜道功的计算方法,学历也能获得一定的道功。

  也算是求学之道。

  今天是星期二,火曜日。

  一部甲班。

  一高是西式学校,亦是大学预科,所以讲堂也是仿照西式大学,施行的是阶梯式教室。

  这节课是东瀛史。

  “上古男子分发为二,左右结之,饰以贯珠,命为美珠罗。《神功纪》:后沐发为二,作男子装云。今农家所种豇豆,箕细而长,两分垂地,亦曰美罗珠,盖像髻之名也……”

  “《东瀛纪注》:古俗,年少儿十五六间束发于额,十七八间分为角子额发。《古世纪》称为瓠花,后世名为鬓福……”

  “男女不剃胎发,男至二十将顶发削去,惟留四余,挽一髻於前额,右傍簪小如意,如意亦分贵贱品级,此亦前发之类也,月剃额上发数寸,命曰:‘月代’……”

  台上带着金丝眼镜的教授手执教鞭,正在讲授东瀛的礼俗志,讲从古到今东瀛人的发饰、服装变化。

  白贵坐在第一排,中间。

  这座位也是有讲究的。

  东瀛虽然西化,但等级地位森严,第一排这种上佳位置必定要空出来留给部长或者年纪前位,一般人如果擅坐,是会受到排挤和冷暴力的。

  而他是副部长,也是二位,坐享其成。

  “藤原,你来讲一下维新前后髯发的改变!”

  东瀛史教授停顿一会,目光落在最中央的藤原三郎身上。

  “回先生……”

  藤原三郎起身,略微思考一会,就流畅回答道:“德川家康曾对加藤清正说:‘公有三可恶,一美髯。’可见在维新之前,公卿以下皆剃面不蓄须髯,盖如僧俗……”

  “近年来,我等学习西俗,以髯为贵,年三四十唇上颔下离离若竹……”

  他回答的很顺,句句都是提炼过的。

  “不错。”

  “你坐下。”

  东瀛史教授微微颔首,继而又看向一旁的白贵,一位提问过,也就到了二位,“白君,我刚才说过,《汉书》中记载有黑齿国,此风久矣……,白君对此可否有过研究?”

  他是知道白贵治春秋的,算是专研史书,不然不可能写出大秦帝国这等大作。

  现在询问,又比先前提问藤原三郎难度又高了一层。

  提问藤原三郎的,是他已经讲过的内容,但提问白贵的,则是他还未讲的内容。在称呼上,也更尊重一些。

  “白石先生,我最近恰好有一些研究所得。”

  白贵点了点头,放下课本,起身说道:“所谓的黑齿国,则是一种风俗。妇人剃眉、黑齿,则是意味着妇人已嫁……”

  “在宋人朱翌的《猗觉寮杂记》中记载:‘今妇人削去眉,画以墨,盖古法也。’东汉人刘熙的《释名》中说:‘黛,代也。灭去眉毛以代其处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