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章 曹操安身立命的杀伐果断

第(2/2)页


        不过显然陈宫没能像陈珪陈登父子那样获得成功。两个因素造成了这一点:

        曹操及时地采取措施补救与士族的关系。曹操发现自己低估了诛杀边让的后果,立刻亡羊补牢,大力拉拢和稳定荀氏等颍川大族。

        荀氏原本就有荀彧荀攸等在曹操手下效力,并且在士族有巨大影响力。荀彧亲自守卫后方遭袭的兖州,与吕布作战,这样很快就造成了“外来的吕布和本地的荀氏开战”的假象,反而团结起来对付吕布,把吕布击退。

        另外,曹操的军事优势明显,与刘备、吕布在徐州是自身实力不足,要想站住脚就必须不能得罪当地的士族不同。

        曹操在军事上十分强势,曹操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平叛中度过的。拉拢一些像荀氏这样的大族之后,对于一些刺头的小士族,仍然是毫不留情地诛杀灭族。

        在一次次反抗失败后,曹操统治地区的士族实力大幅度削弱,曹操在士族面前越来越强势。等到曹操进位魏王的时候,连荀氏都无法对曹操进行制衡了。

        这一点三国时别的诸侯都没做到,就一个孙策几乎做到却因为被暗杀而终止,后继的孙权采取了相反的政策。

        所以综合以上,陈宫他们背叛曹操是因为曹操没有信守诺言,损害了士族的利益。当时的士族为了保住自身利益是不会有国家、民族、信仰、正义等概念的。

        总之,张邈可能不足够出彩,但是却因为在曹操起家之处,差点导致其灭亡而出名,毕竟曹操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啊。就冲这一点,李陵也不能小瞧了他。

        下面再说说第七个诸侯乔瑁,历史上他的记载比较少,但是有一件事令他大为出名。

        乔瑁字元伟,梁国雎阳人,太尉桥玄族子。灵帝末,为兖州刺史,迁东郡太守。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本是乌合之众,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

        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初平中,讨伐董卓联盟瓦解后,兖州刺史刘岱向他借粮,他不给,于是被刘岱杀死。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三国演义》中:“后兖州太守刘岱,问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瑁,尽降其众。”

        值得一提的是,都姓乔,这乔瑁和三国著名的美人大小乔,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到大小乔,不得不说他爹乔玄,他是东汉末年官员,濮阳太守,而乔瑁是乔玄的族子。

        什么是族子?族子是非亲生同族又比自己小一辈的人。像夏侯尚就是夏侯惇和夏侯渊的族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