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贾诩毒计背后

第(2/2)页

陵来做,此时赦免他们,当能收服之。

        其中两个谋士最令李陵关注,一是李儒,二是贾诩,至于贾诩的毒计“反攻长安”,李陵也不打算追究了!

        《后汉书董卓传》贾诩自己解释了他的行为:“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也就是说是因为贾诩想保命。

        事实上,确实跟保命有关,但远不止保命而已。贾诩之所以不把东汉朝廷当回事,甚至有可能蓄意搞得天下大乱,背后有极深的背景,那就是凉州豪族与东汉政府恩怨情仇。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据后世宗谱记载,本出于洛阳贾氏,至其父贾龚时以武官迁居凉州,成为凉州豪族。就算这个宗谱是后代给祖宗贴金不太可靠,但贾诩年纪轻轻就获举孝廉,而且与凉州名流阎忠等多有交流,还是豪族的可能性较大。

        凉州,大体上跟今天的甘肃省重合,又分为陇右、河西两个区块,陇右是今天甘肃省地图下面那一坨,河西则是上面的长条部分。陇右开发较早,春秋时代以前就是秦人的农牧据点,是华夏与西戎交战的前线,河西情况则比较特殊。

        在汉代以前,河西是印欧人部族月氏、乌孙的角力场,月氏人曾经阵斩乌孙王难兜靡,独霸河西,但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匈奴冒顿单于、老上单于赶走,月氏王的头盖骨也成了匈奴单于的酒器,河西走廊成为匈奴辖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汉名将霍去病收复河西。为了割断祁连山南北的羌族与匈奴的联系,汉武帝将陇右、河西设置为凉州,大迁关东贫民、罪犯充实河西四郡,意图将凉州打造成汉朝坚实的桥头堡,进而经营西域。

        凉州地域广大,境内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农耕、畜牧等多种经济并存。不论是陇右还是河西,凉州的汉人并不仅在狭小的绿洲和山间盆地里农耕,还在广大的草场上放牧。

        加上祁连山以南的羌族和大漠以北的匈奴的影响,以及当地本有众多胡族如小月氏与汉人杂居,使汉代的凉州人形成了勇武善战的传统。

        而凉州豪族也发挥所长,主要以军功作为进身之阶,西汉名将赵充国、辛庆忌等都是凉州人,飞将军李广的活跃时间虽然在设置凉州之前,但其家乡陇西成纪也在凉州区域内。

        两汉之际,河西五郡豪族推举在凉州根基深厚的关中豪族窦融为首,归顺汉光武帝刘秀,率凉州兵及羌、小月氏等数万人,配合汉军,在平定陇右隗嚣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地位进一步上升,在东汉政权中形成了西北功臣集团。

        然而凉州豪族在地位上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危机的加剧,因为青海一带的羌人趁新莽末年的混乱,已经侵入河西、陇右,与汉族的矛盾加剧,最终爆发了影响东汉国运的汉羌战争。

        而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实行关东本位政策,西都长安地位下降,长安的屏障凉州更加显得无足轻重。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