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驿馆之中解说火龙池 王宫书房诉说心中事(上)

第(1/2)页

因为这一日,行程也是相当紧凑,故而王玄策等人就婉拒了德瓦国王的再次宴请,回到了这驿馆之中暂歇。这不,刚到了这王玄策的房舍之中,周曾和陈茂材就一轱辘的躺倒了他的床榻之上,而小六则陪着王玄策安然的落坐在这四方桌子旁边,细细的研磨这茶叶,准备煮上一壶香茗,以慰劳这些时日,不常饮茶的苦闷。

        说起这泥婆罗国的饮茶之风,这些年随着唐番古道也日渐兴盛了起来。归根到底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这岷州城外,德瓦国王和当时的松赞干布,享受了一番这唐人饮茶的文化之后,也是颇为向往。再加上这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之后,将这唐人的饮茶之风就传向了吐蕃国。

        因为这王玄策第一次出使五印度之后,彻底打通了这吐蕃到泥婆罗的古道,沿着这条日渐繁忙也受官方保护的道路,大唐的丝绸,茶叶,技术等源源不断的传递到了这泥婆罗国。而泥婆罗的不少土特产也随着商人的步伐被带到了大唐。故而这泥婆罗王室,采办这茶具以及茶叶也方便了不少,再加上德瓦国王也甚是提倡。所以这饮茶之风就在这泥婆罗兴盛了起来。

        看着王玄策细细的研磨茶叶,过筛,煮茶,一气呵成的动作。小六也看得入神……

        但见这周曾就这样平躺在在这床榻之上,两个手放在脑袋后面,权做枕头,摆出了一个颇为懒散的姿势。眼珠子一边转这,一边思索着,说道:“自古以来,都是这水火不相容,你们说说,为何这火龙池会呈现这水火兼容之像,并且还能将水烧开呢?”

        “这事,我也思索了一路,感觉甚是好奇,一直没有参悟透彻到底是何种原因,不过这正如道德经上所述,水善利万物,乃上善之门,全天下最至柔的东西就是这水了,我想他在特殊的情况之下,也是可以包裹这火的。”陈茂材,一边枕在被子上,一边懒散的翻着旁边的一本梵文译本道德经,给周曾解释这。

        说起这梵文译本的道德经,还得说起这第二次出使西域。因为当时的拘摩罗王请求这梵文译本的道德经,李世民就特意命令玄奘法师带人亲自翻译,这本经书,就这样经过王玄策第二次的出使,传递到了五印度各国,当时这泥婆罗也是必传之所,后来德瓦国王通读以后,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感觉到字字珠玑,于是就加印了不少,尽数分发给列位大臣,至此以后,就在这泥婆罗彻底传开了。

        其实,这陈茂材这样看书,也是看不明白个所以然,虽说时常跟着玄奘法师,以及两次出使五印度,多多少少学习到了一些梵文,可是依旧不慎精通,也就通读一个大概罢了,这也是闲来无事,就这样消磨个时间,权作休息。

        “陈大哥说的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要不是今日亲眼所见,还真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够水火兼容。”小六一边注视这王玄策细心的煮茶,一边将两只手枕着下巴,不由自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