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译经院再议细则 太极殿亲付国书(上)

第(2/2)页

本上也就在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他们就可以返回大唐。

        但听这王玄策又向玄奘法师请教到:“依法师看,赠送列国什么样的国礼最为妥当呢?”

        只见这玄奘法师稍稍一番思索之后,就说到:“这西方诸国,随着这些年商路的繁华,已经收获颇丰,咱们大唐有的,他们也有了。所以金银玉器之类的,就不用考虑了,不仅显得俗气,且他们也不缺少这些东西。

        至于丝绸玉帛他们也有了不少,我看还是文化方面比较妥当。不如,就将我等新译之《道德经》送于列国;对了,这套茶具也甚为精致,可以着织造署多生产一些,送于诸国。不仅揭示这咱们大唐文化的昌盛,更显得大气与雅致”。

        听闻此言,三人不仅感觉玄奘法师的提议甚为妥当,而且要比这些锦衣玉帛强的太多太多了。但听这王玄策这样说道:“对,送国礼就应该像泥婆罗这样,送别国没有的”。

        伴随这四人的一阵笑意,于是,王玄策上呈天子之条陈,也基本有了雏形。

        在他们临走之时,玄奘法师就从桌子上,拿过了刚刚印刻完毕的《大唐西域记》对他们说到:“这次西行,虽说也没有太大的危险,但是一切以安全为重,这本大唐西域记就送于你们。里面记录的内容都是这些年,我给你们讲起的事情,带着这本书,也好找到这西域诸国,方便你的出行。”

        听得这番关切之语,三人颇为感激。连连致谢玄奘法师。随着玄奘法师一声浑厚的“阿弥陀佛”。三人施礼之后,也就欢喜的离开了这译经院。

        经过几日的详细整理,细致思考,以及采纳玄奘法师的意见之后。王玄策也将出使列国之条陈,以及细则详细的整理了出来。

        又是一个大朝朝会的日子。伴随着四月份早晨的微微凉风,王玄策已经带着满满的信心,早早的在这大兴宫外等候。随着三声净鞭响起,众位公卿大臣按照应有的次序,沿着太极殿的台阶,拾阶而上。随着李世民的款款到来,朝会就这样开始了……

        只见王玄策出班奏到:“启禀陛下,微臣已将出使列国所需用度,以及赠送之国礼,行进的详细计划,拟成条陈,恳请陛下御揽。”说这,就从袖筒之中,掏出这写好的奏疏,上呈给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但见一个小黄门,赶忙步下御阶,从王玄策高举的双手之中接过这份饱含温度的奏疏。

        李世民翻看这这份字迹清秀,计划妥当,建议合理的奏疏,也是连连点头,颇为满意。不仅欣慰自己没有看错这个人,更欣慰的则是他的才华与勇气。

        当看到赠送给列国的的国礼只有《道德经》一本,以及紫陶素面茶具一组,岭南黑茶两份之时。李世民颇为诧异的问起:对列国之赏赐,如此之少,是否太过于单薄?”

        而王玄策该怎么回答呢?请看下节……

        小知识:随着玄奘法师的提议,自此这中国第一本翻译成外文的书籍《道德经》,就这一样流转到了西域诸国,以及五印度各地。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