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

第(1/2)页

“本官也非常清楚,当今之世,各地世家之所以如此不待见我大汉,主要就是因为我大汉坚持两汉以来的察举制。之所以如此讨厌察举制,根本原因就是察举制虽然留的缝隙很小,但到底还是给平民子弟留了那么一点点缝隙。和九品中正制对寒门彻底封杀的格局比起来,确实让你们的利益有可能受损。”

        前文所述,九品中正制,乃是各郡、各州的大州正对本地的士子进行评定,按照才能、品德、家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分。最后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品级。一般来说,上上这个品级是空的(那是预留给圣人的,谁又敢说自己是圣人呢)。中下以下就和官位无缘。在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五个品级中,谁能被评定为上中、上下,其家世起决定作用。

        而士子出仕前的品级评定,几乎决定了这名士子以后一生的仕途。

        换而言之,在九品中正制下,谁能做官,做多大的官,从出生开始就决定了一切。

        而汉代的察举制则不同。其后备官员的遴选一样靠举荐。其举荐的主要人员一开初是各郡的太守——把没有出仕的士子举荐给朝廷,叫做举孝廉。

        孝廉被举荐出来后,要统一到朝廷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后,要在朝廷内充任郎官等低级官吏至少一年。这一年,是皇帝和朝廷重臣亲自对其进行进一步考察。之后,根据朝廷的需要和这个人才的表现,再授予相应的朝官或地方官职务。

        在孝廉这一制度之外,察举制还有很多补充。比如,举茂才。

        茂才,原称秀才。东汉建立后,避刘秀的名讳而改名。和举孝廉比起来,茂才不是郡太守推举本郡未出仕的士子。而是由州刺史或者州牧举荐本州内,已经出仕,但是品级仍比较低的优秀官员。得到举荐的优秀官员,一旦被朝廷认可,其仕途就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这是非常合理的制度补充。因为现实生活中,在实习期表现一般,导致起点太低,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慢慢赶了上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时任益州牧的诸葛亮举荐蒋琬为茂才)

        除了举茂才,察举制内还有博学鸿儒、明法、明经等人才举荐专科。这是在朝廷有特殊岗位需求后专开的录取特科。人才被地方举荐上来后,一样要进行考核。并专科专用。

        总体而言,察举制的问题一样不少。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举荐人的权力太大——得不到郡太守的举荐,成不了孝廉,你连入仕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举茂才等后续科目了。而且在东汉的后期,察举制一样被各地的世家大族掌控,出现了很多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奇葩废物、道德败类。而且因为察举制导致郡守权力过重,各地士子为了出仕竭尽全力巴结郡守。一旦得到郡守举荐,即便出仕后也必须以这位郡守的门生故吏自居并终生听命——乱世刚开时,袁绍袁术两兄弟为什么起步那么快?不就是老袁家四世三公,有很多袁家人都当过郡太守,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么?

        其次,不少平民士子为了获得出仕资格,不得不各种表演——比如,被关彝冠以“火云邪神”的王祥。由此导致伪君子充斥在官场之中。整个官风逐渐败坏。

        但无论如何,察举制比起九品中正制来是对中央政府和平民子弟有利的。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所有刚刚出仕的士子其起步官位都是郎官,这就让皇帝(权臣)有了近距离观察并培养感情的机会。这些士子的下一站是哪里,皇帝(权臣)拥有极大的控制权。而且,虽说人才举荐权在郡太守手里,导致太守权力过大。可是太守是谁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