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武无第二

第(2/2)页


  王仙芝没有拦阻徐凤年的魂魄远遁,也没有阻拦他们返回。

  感受着躺在血泊之中的徐凤年微弱气息,王仙芝遥遥望向北方天空,朗声问道:“天上再战?”

  天上没有回应王仙芝的问话。

  但是人间却有人答复了两字,“不用。”

  一抹巨大流萤撞入血水中的徐凤年身体。

  王仙芝皱了皱眉头,转身看向那边。

  徐凤年单膝触地,一手按住大地,轻轻说道:“不用去天上再战。”

  王仙芝眯起眼,盯住那个神意圆满生平仅见的年轻人,有些纳闷,还没死绝?

  老人看了眼黄龙士那边的光景,很快了然,这个年轻藩王走了一条跟北莽袁青山不太一样的路数,想着要儒释道三教熔合,可惜原先缺了至关重要的儒家风貌,王仙芝也不觉得世间有人可以让徐凤年深谙此境,曹长卿若是舍了一身修为道

  行,倒是有五六分可能,只是这位青衣官子要复国,就算对徐凤年青眼相加,也绝不可能意气用事,在西楚复国之即跑来给他人做嫁衣裳。但是王仙芝唯独没有想到冷眼冷心的黄三甲,会如此行事,而且还真就让最后一位春秋游子得了大

  意味,这种相赠传承,不是说一人相送,另外一人就能收下的。就像徐凤年去武当山练刀之初,王重楼不惜送出大黄庭修为,可最后只是送了六七分,折损颇为严重,远未让年轻世子殿下一步得证长生。黄龙士这般行事,不异于豪赌一场

  ,若是送出了境界,却没办法让“徐凤年”全盘接纳,只成就了对结局于事无补的大半个儒圣,那就真是晚节不保,闹出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

  当下王仙芝伤势不足以致命,但也不轻。

  尤其是那一杆刹那枪,算是登顶武道甲子以来最狼狈的一次,让老人始终不能释怀,不是伤势轻重的问题,而是王仙芝事后不论如何推演,自己都躲不过。

  徐凤年抓起一捧沙砾,站起身,摊开手掌,黄沙被风吹散,抛入高空,一线远去,渗入那些彩云,如泥垢洒落锦缎,瞬间打散了那份风流。

  徐凤年三魂六魄皆已归窍,被王仙芝丝丝撕裂开来的面目虽然没有痊愈,依旧触目惊心,但是气势雄壮,无与伦比。

  王仙芝神情平静,心中却有微澜。

  可求战的神意,从来没有像此时这样高涨。

  这就像一个人独站最高楼,终于看到第二人走入楼顶。

  文无第一,所以相轻。

  武无第二,所以相杀!

  从来都是让后辈展露各种惊艳先手,我自岿然不动的王仙芝,一步后撤,一步前踏,第一次主动做出起手式。

  徐凤年一步掠出,手中便多了一柄短刀,倒提春雷。

  第二步长掠,又多了一柄略长名刀,顺握绣冬。

  白狐儿脸或赠或借的两柄刀,一起伴他走完了离阳北莽两座江湖。

  左春雷右绣冬。

  徐凤年双刀在手,刹那就冲到了王仙芝身前,绣冬刀当头劈下。

  王仙芝抬手握住并无半点刀芒绽放的绣冬刀刀锋。

  右手就要轰出,试图一举砸烂此子的胸口。

  年轻人的神意攀至巅峰不假,可高树露的体魄依旧摇摇欲坠。

  只是在王仙芝出手之前,倒提着的春雷短刀就横撩而来,竟是快了十一分气力的王仙芝一筹。

  两刀都瞧着云淡风轻,除了一个快字,仿佛就再没有其它玄机。

  可王仙芝竟然在用手肘格挡住短刀之后,然后倒退出去。

  徐凤年如影随形,始终与王仙芝保持在一刀距离之内,绣冬刀直刺王仙芝为刹那枪洞穿的伤口。

  王仙芝屹然不惧,任由这凶险一刀刺来,但是一拳砸向徐凤年的脖子。

  徐凤年身形扶摇,绣冬离手,堪堪躲过王仙芝那记重拳,侧身飘过了王仙芝,再在王仙芝身后握住了那把透体而出的绣冬刀。

  真是一个闲庭信步。

  因为没能在绣冬刀上种下后续气机,这一刀看似重创王仙芝,但其实羞辱之意更重一些。

  王仙芝也终于被迫使到了斤斤计较的境地,没有转身追杀,而是脚尖一点,用后背撞向徐凤年。

  打定主意,扛下一刀数刀都无妨,只要彻底击溃徐凤年的体魄,那就大局已定。

  背对王仙芝的徐凤年横移几步,又与王仙芝擦身而过,两人恰好视线交汇之时,徐凤年一刀抹向王仙芝的脖子。

  王仙芝骤然加速,不仅低头躲过那柄清亮刀锋,脚步略显踉跄地撞向徐凤年身侧,一掌推出,推向徐凤年的肩头。

  徐凤年脚尖一拧,转了半圈,刚好用倒立的春雷刀刀口,去挡王仙芝的那一掌。

  王仙芝变掌为握,虎口夹住刀锋,正要掐断这柄短刀。

  不料徐凤年极其漫不经心地一次横挥绣冬刀,刀尖抹过春雷的刀柄,后者旋转不止,不但躲过了王仙芝的握刀以及随后的毁刀用意,而且短刀竟然绕着老人飞速旋转了一圈,最终落回了徐凤年手中。

  王仙芝一脚踹出,徐凤年高高跃起,王仙芝一拳挥出,不再奢望拳头到肉,而是以拳罡炸出。

  王仙芝看似窘迫,但是此拳拳罡威势显然要超出以往所有招数。

  可见老人仍然留有余力。

  徐凤年身形蓦然一闪而逝。

  出现在几丈外,双刀提刀,衣袖飘摇。

  同样是暗藏玄机。

  王仙芝前奔之时,大声笑道:“这般不爽利?”

  徐凤年没有说话。

  在王仙芝即将冲到面前之时,随意将春雷刀抛向空中,由右手握绣冬变成双手握刀,一鼓作气撞向王仙芝。

  王仙芝跟徐凤年几乎同时脚步凝滞些许。

  然后战场之上,只要是王仙芝所走之地,都出现了一个身影。

  然后一起扑杀徐凤年!

  而徐凤年毫不犹豫地继续前奔,绣冬劈向一处并无王仙芝身影的空地。

  转瞬过后,一个王仙芝向后滑行数丈,额头出现一丝血线,鲜血慢慢渗出。

  与此同时,数百个王仙芝都消散一空。

  世人肯定无法想象,堂堂王仙芝也会有被别人一力降十会的时候。

  徐凤年继续近身,以绣冬刀在王仙芝身前指点。

  刀刀点到为止。

  王仙芝身上出现不计其数的细微伤口。

  既不让王仙芝成功近身,但次次都可以在王仙芝身上留下战绩。

  那把抛入空中的春雷刀到了顶点,开始下坠。

  王仙芝大概是被如此不厌其烦的精确算计给耗尽了耐心,接下来一场双方快到极点的近身搏杀,绣冬刀在他身上刺出的伤口越来越深,但是王仙芝距离徐凤年也越来越近。

  最凶险一次,是王仙芝手掌几乎捏断了徐凤年的脖子,而且徐凤年的绣冬刀也差点拦腰斩断了王仙芝。

  只不过两人都舍弃了这次有希望互换性命的结局。

  落下的春雷刀越来越临近地面上的战场。

  两人脚下的大地,碎裂斑驳,不堪入目。

  但是不论双方出急促招如何气势如虹,两人所站方位的一丈之外,黄沙始终静止,一粒不动。

  胜负已在毫厘之间。

  王仙芝出力十二分。

  仍是处于被慢刀割肉的困境。

  有意无意,春雷刀已落在了徐凤年头顶一丈高空。

  本就是左手刀的徐凤年气势暴涨。

  他辗转腾挪的空间已经被王仙芝压榨到了极点。

  再无新招,难逃一死。

  但只要他能够握住那柄短刀。

  就能生出变数。

  因为王仙芝的一气流转千里,虽然愈战愈勇,气机越来越强盛,但也即将面临尾声。

  两人都心知肚明。

  王仙芝笑言不爽利,即是笑话徐凤年,也是在自嘲,故而从一开始,王仙芝其实就打算要一气定下双方生死。

  最后一刻,徐凤年拼了挨上一拳,也要去接住那柄春雷刀。

  只要他能握住刀。

  就可以顺势颠倒战局。

  但是王仙芝竟然在半拳以后,就停下身形。

  一气将尽,竟是出人意料地再度倒转千里。

  就要形成一股气势磅礴的新气。

  同境之争,气机流转,流字在前,转字在后,流淌速度可以掌握局势优劣,但是刹那转换则可以决定生死。

  王仙芝的人间收官之战,以及最后的收官之手,就在于这次前无古人的往返,诀窍在于一个“倒”字。

  王仙芝毫无征兆地收回半拳,是刻意任由徐凤年去握刀,以便抢先倒转完毕一气千里,然后一步先,第二步先,一击毙命!

  突然。

  老人露出一抹古怪神色。

  徐凤年没有去握住近在咫尺的春雷刀。

  王仙芝收手以求换气,徐凤年则是收手继续出刀。

  反倒是徐凤年抢占了先机。

  更让王仙芝没有想到的是,徐凤年那绣冬一刀,准确无误地撞入他新旧两气的节点之上,不是心口,不是脖子,而是一个平常看似无关紧要的窍穴。

  徐凤年“撞刀”前冲。

  甚至左手按住了刀背之上。

  王仙芝就这么被挟带着倒退出去几十丈。

  无论如何老气横秋,终归拦不住新冬时节的到来。

  气机急剧溃散的王仙芝满头白发疯乱飘拂。

  徐凤年一刀斜提,一报还一报,把王仙芝魁梧身躯撩离地面,没有拔出用以镇压气机的绣冬刀,松开右手之后,左手握住了那柄一直尾随身后的春雷。

  在王仙芝双手拔出绣冬之前,徐凤年的春雷刀,在王仙芝头颅上通透而过。

  绣冬刀没有拔出。

  春雷刀亦是如此。

  刺透头颅的春雷刀悬停不动。

  于是就硬生生将王仙芝悬挂在了空中。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