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返寿春张毅娶妾

第(1/2)页

甘宁既然来到了,张毅就开始准备返回寿春了。张毅带着军队,带着樊梨花、魏文通、甘宁,还有十匹骏马过江去了皖县。而两万石的粮草和十条大船都留给了李靖,让李靖用这些资源,训练士卒,并且训练水军。

        到了皖县之后,张毅又将石秀带走了,将皖县交给了狄青自己管理。

        一个月之后,走走停停的张毅,终于返回了寿春。

        回到寿春的时候已经到了秋天了,地里的庄稼都要熟了,张毅回来之后,卸了几天就带着士兵开始到公地去收粮食,这都是兵屯的粮食。

        张毅亲自带着将领和官员下地去收粮,这可不是在作秀,而是真的去收粮。

        不仅去公地,而且还去私地帮着百姓收粮。张毅在训练这些士兵的时候,虽然可以给他们灌注人民子弟兵的概念,但是还是让他们爱护百姓。

        张毅在治政当中一直奉行一套新的五德终始说的理论,也就是现代很多人在网上说的那种士农工商兵的理论。

        士是火德,农是土德,工是木德,商是水德,兵是金德。五行相生,士领导农,农支援兵,兵保护商,商带动工,工领悟士。

        这一套理论当然还不是很成熟,而且也不完善,张毅也不要意思和别人说。

        不过张毅现在紧紧抓住了军权,然后靠着军权来保证其他的方面,做的还算有进展。政治也算清明,加上今年丰收,百姓有余粮,明年就可以多生孩子了。

        商业暂时还无法大兴,不过张毅已经在鼓励百工了,勉励商业,治下领地还不富庶,想要发展还是很难。

        而且这个时期,币制混乱,很多人都可以私铸五铢钱,侵吞了不少张毅的成果。张毅对此还一点办法都有,只能规定在自己治下用正版的五铢钱。

        可是,正版的五铢钱还私铸的五铢钱,分的并不是那么清楚。因为五铢钱使用时间长了之后,肯定会有磨损,磨损了的正版五铢钱,可能还没有私铸的分量足。

        这就是金属货币的弊端,张毅也没有办法。发行信用币?别闹了!不是现在官方有没有信用,就是有信用也没有印刷材料,这时候纸的质量很不好,而且还很贵,甚至赶得上绢布了。

        还有很多困难,都是张毅暂时无法解决的,这些东西得一点点弄。不过现在张毅,比较着急一件事,那就是樊梨花的事情。

        九月,张毅将李鸿章从濡须口召回来,将这件事和他说了一遍。

        李鸿章当然高兴了,不过却在一件事上和张毅意见不同。张毅刚刚的说法是娶妻,但是李鸿章却认为是娶妾。

        一字之差,就有天壤之别。

        妻妾的意义当然不一样,现在张毅的地位好了,不能娶一个身份低的女子为妻,这叫门当户对。

        不要小看这个门当户对,这是上层阶级互相拉关系的重要途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张毅其实并不打算让自己的婚姻充满了政治,但是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