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布局

第(2/2)页

那里地产丰富、各方面资源都极其的全面富饶,最主要的是地广人稀,生产极其落后,去那里一定能站住脚,发展起来。



        冷无霜提及的这三点才是正真今后冷家军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第二点,为以后增设建立海军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国家金融体系和官吏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那么多年的转战准备和大量的收集人才、储备资源,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庞大的政治、金融、工业(军械部的发明大量的成为民用)体系。



        就这样,在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春,武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大肆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盛世太平、天下大同”的理念。



        那些老百姓懂得的并不深刻,也不在乎谁当统治者,他们最在乎的就是有个安稳的地界好好的种田,然后吃饱喝暖、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平稳的生活便可,这第一步似乎就可能要实现了。



        因为在武关,最大的地主豪门就是冷氏门阀,大量的田地都集中在冷氏族人手中,都是通过正当的功绩、赏赐、分封和购买得来的,也对佃户和百姓颇为和善良好,遇到灾年还减免地租,有些时候还救济当地的百姓,所以深得武关百姓的爱戴,可以说,冷家在武关地界上那是绝对的一呼百应、千应的。



        当冷氏族长冷禅宣布把冷家全部的田地都分给那些当地百姓的时候,族人非常的不理解,但是得到的好处却是非常丰厚的,都是身居要职的肥缺,而且目光长远的人根本不在乎那点土地,他们所谋者大的很,也是建立在冷家军能走的更长远的基础上,所以办事那是特别的上心,效率是极其的快速。



        当那些穷苦的农家汉,得到田地的地契之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能有这等的好事,在反复确认了之后,还去地里看到自家分的田地时,他们才相信真的是喜从天降,然后就开始兴致勃勃的刨土种庄稼,没有耕田的农具、耕牛、骡子怎么办?



        冷家军可以出借和购买,如果没有现钱,可以拿粮食兑换,实在没有的也不能耽误了农耕生产,可以赊借,等秋收了,再用粮食补上。冷家军还高价收购百姓们种出来多余的粮食。



        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武关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忙的不可开交。冷氏族人和冷家军的高层见到这种景象,那是更加的深信不疑冷无霜的理念将来一定会成功和实现的。



        同时武宣队三百武行僧也展开了他们的宣传,向武关周围的乡村堡寨和城镇以宣讲经书的方式宣传“天下大同”的理念,现在他们还不能打着冷家军的旗号到处游说,那样局限性太小了,还有就是没必要给冷家军招来其他势力的嫉恨。



        他们依然走的是冷无霜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当然冷无霜是拷贝后世红朝毛太祖的经典案例了。一来,和尚宣讲经书论道,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怀疑的地方;二来,是方便与底层的劳苦大众百姓们接触,容易被人接纳;三来,那些地主豪强也不排斥和尚们的出现和宣传的东西,而且有些人信佛的地主豪强们还对此很感兴趣。



        武关那些得到土地的百姓们,整天除了种地外,就是听取冷家军洗脑式和轰炸式的宣传,缺少娱乐的他们对此也非常的感兴趣,人人宣讲,还时不时的整上两句,也是朗朗上口的词句,明显高大上了许多,所以他们也都乐在其中。



        还有就是时不时的能见到冷家军士兵们的操练,那是相当的壮观和令人心旷神怡呀,有如此战力的强大军队做保障,他们就不怕被蒙古人欺负了,也不怕那些打自己土地注意的地主豪强了,有些农家汉里的儿子想参军,但是目前冷家军在武关的军队数量已经饱和了,暂时不需要,但是同样也编入了预备军,每天也跟着训练,而他们来训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冷家军能提供一日的吃食,减轻家里的负担。



        冷家军在武关的正式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一万五千多人了,分成了六个军,除了冷无霜的冷家禁卫军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外,其他各军人数都在两千人左右,游侠军还是原来的一千五百人,剩下的就是各部文吏和工匠及匠人学徒了。



        这样一来,冷无霜还是牢牢的把握住了最强的战力军队指挥权,那些冷氏族人的长辈们和大家族就别想通过军队来夺权,还有就是其他各军的将军都是冷无霜任命的,他们要是有想分权和夺权的意向,肯定不会成功,而且还会死的很惨。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