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租界风情

第(1/2)页

孟绍原注意到了孔建善的举动。

        他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白色的手绢,然后平摊在桌子上,打开,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丝巾。

        他仔细的擦拭着面前的餐具,擦得非常谨慎小心,似乎在那擦着一件无价之宝的古董。

        而他边上的伊藤绫子,以及那两个保镖,见怪不怪,根本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全部细心的擦完之后,这还不算结束。

        孔建善又从右面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瓶子和一个套好的小镊子。

        里面装的,全都是医用棉球。

        他拿出小镊子,从瓶子里小心的夹出棉球,继续把餐具擦了一遍。

        接着,把用过的丝巾和棉球全部扔到了一边。

        他有洁癖。

        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洁癖。

        边上一个保镖,拿起他用过的丝巾和棉球,朝着边上距离比较远的一个纸篓一扔。

        一个棉球落到了纸篓外。

        孔建善咳嗽了一声,保镖赶紧上前捡起棉球,重新扔到了纸篓里。

        还挺讲卫生的?

        可是孟绍原很快就知道自己错了。

        孔建善把擦拭好的餐具放得整整齐齐的。

        看了一眼,又把一把叉子往上面稍稍挪了一下,让它和餐刀对齐,这才满意的坐直了身子。

        强迫症!

        孔建善不但有洁癖而且还有强迫症!

        这两种病症都是神经精神类疾病,属于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的“绝症”。

        在这一点上孟绍原太清楚了。

        越是压力大,病症显示的越是严重。

        毫无疑问,处于逃亡中的孔建善每天都在蒙受着极大的压力。

        “走吧。”

        孟绍原站了起来。

        田七一怔,这就走了?

        还没怎么着呢。

        孟绍原从容的走出了饭店,外面,那两个车夫还在兢兢业业的等着。

        “老板,侬好啦?”

        “好了。”孟绍原刚想上车,看到不远处一个报童挥动着手里的报纸:“卖报,卖报,今天的新闻报。中国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球王李惠堂率队战胜香港足球队……”

        奥运会?足球队?

        孟绍原一直都是个球迷,当时就把报童叫过来,买了一份报纸。

        看看民国时候的中国奥运代表团和足球队是什么样子的。

        “老板,去哪?”车夫殷勤问道。

        “转。”

        “转?”

        “嗯。”孟绍原上了车:“把附近的小巷子都带我转一遍。”

        “好个,老板,坐好。”两个车夫一定就来劲了,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做了今天,几天都不用愁没生意了。

        车夫一看就知道孟绍原是从外地来的,这种外地来上海的,肯定要参观游览一下当地风情。

        所以车夫往往也肩负起了讲解的工作,侍候的客人满意了,那打赏肯定少不了的。

        过一条巷子,车夫就停下来介绍一下。

        这些巷子的来历、典故、住的都是一些什么人,车夫就没有不知道的。

        比如有一条巷子叫“分场里”,可真正的名字应该叫“粪场里”。

        为什么?

        这里住的都是拉粪工人和他们的家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