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因样本

第(2/2)页

拟人机器人全部释放出飞船。

        希望号就此悬停在核心的地方,把这些智能机器散播开去。

        施展地貌全息扫描功能,指引它们的具体目标方位。

        很快的,不到10分钟,这些智能机器都以、比人类快15倍的工作效率,完成了实体取样和数据备份。

        但凡是采集过的样本,它们不会重复的去取样。

        这是所有智能机器人单位,一体联网后达成的完整和一致性。

        所以收集每一个地块的工作,就像是田里耕作的爬犁。

        我的飞船每移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物种基因就被扫荡清楚和采集彻底干净,然后移动到下一个地方开始继续收集工作。

        一旦工作量巨大,超过这些智能机的空中,地面和水下的工作量,飞船会加倍的派出,300架取样无人机,1000个智能蜘蛛机器,50个大型拟人机器人

        所以这种收集效率,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整个过程,像是在地面做地毯式的搜索,事实比原计划的采集要快很多倍,原本用三年才能完成额工作,分一半给探索号此后,在经过这样的筛选,最终需要的新物种会越来越少。

        几乎有的地块扫描物种后直接就飞走,因为这里没有新的物种存在,不存在采集任务

        强大的物质扫描系统,是用七种不同光波辐射和热成像系统构成的,它是三个同时扫描的设备,可以把地面10米和水下2000米很快的扫荡清晰,鉴别是不是生命体,然后给出采集指令。

        而采集的目标还包括矿物质和稀有元素。

        飞船飞过一片一片平原,几乎是以时速100公里在飞,一旦有数个新物种,它立刻就放出无人机,下去抓获和采集,飞船继续向前匀速飞行,一点不耽搁时间,无人机会跟上来,在大面积的采集区与母船汇合

        比如它贴着地面5米飞行,扫描发现一只新种类昆虫,无人机会飞下去,喷出一个蛛网,然后把昆虫用一个带着蜂窝针孔的收纳瓶子装起来,带回。

        遇到植物就会连带土壤和依托的木料、石头一起取样带走,不伤害它的本体。

        整个过程高效,快捷,精准,百密而不存在一疏。

        就算是这样,整个北美大陆的采集过程都需要十几天

        然后飞去,南美,海洋深处,去探查每一个地球的细微末节。

        这也是对整个地球自然地理的全方位认知,和实体构造的体验。

        人类的最开始,是因为目光只能看到这面前的一切。

        所以他的认知,也就变得狭隘。

        正因为狭隘,所以它才不可能有更多的世界幻想和更广泛的思维空间。

        地球不过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点。

        我们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走向太空,不是走向荒芜的死亡寂寞星云,而是把一种生命的火种,带去整个宇宙。

        这不是点对点的飞跃,而是点到线的一种突破,然后由线,演变成宇宙平面,宇宙球体,宇宙的所有位面

        很多人狭隘的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是整个宇宙的核心。

        所以他不舍得离开地球,他喜欢和习惯做井地的青蛙,这一类人,是科学领域的“蛙人”,由此我不敢过多的去评价他们的认知和内涵,毕竟这本身就是浪费时间

        星空,就像是你即将搬进去的、宫殿般的豪宅,它看起来眼下什么都不具备,但是你会不愿意住在它里面么?

        :。:

        


        


        ps:书友们,我是短尾猫哥,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