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挂马头卖人肉

第(2/2)页

滩盐碱地。

        先知黄胜不能判断李自成是否还是如此疯狂,为了防患于未然下达命令给左守权,不许“大明”军民死守开封,免得老百姓成为枯骨、古都成为废墟、麦田变成盐碱地。

        李中正不迂腐,他何尝不知河南已经被流寇打烂了,如今千里无粮,现在还无法进行生产自救,因为流寇随时都会出现,老百姓种麦子得不到收获还要搭上劳力和种子。

        军民得不到粮食补充无论多么坚固的城池也不可能久守,到了再次被团团包围之时,期盼效率低下的朝廷救援,肯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七八年前,李中正被流寇包围在河南伊阳县城就是这个状况,有了前车之鉴,他必须为满城几十万军民官吏负责。

        左守权表态可以提供军粮但是只能选择供给沿江城池,因为这些城池能够确保不失的可能性极大,否则不远万里海陆联运到大明的粮食就有可能便宜了流寇。

        如今的大明粮价奇高,而“华夏粮行”始终执行限价配给销售,每石精米最高上限两个半银币。

        大明太多有良知的文官武将知道黄家十年如一日平抑粮价多么不容易,几千里江海联运难道不要成本吗?仓储损耗、搬运费用都不是小数目。

        黄胜运粮食进大明是为了救活更多汉民,不是让流寇能够吃饱肚子有力气祸害地方。

        李中正认为这样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带领军民来到江边就近吃粮成本小了安全性高了,可行!

        明目张胆把大军带去江边城池不可能,但是李中正可以巧立名目驻军光州,这里还是河南辖区,虽然不靠长江但是有淮河可凭,一样可以水运粮食。

        光州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李中正移师以这里作为大本营无可厚非。

        况且他仅仅是在这里虚张声势设立名义上的大本营,只留三千人马守城,发现贼兵大举进犯立刻转进汉口新城。

        李中正知道贼兵发展迅猛,官兵渐渐地处于劣势,保存实力尤为重要,万万不能分散兵力让闯贼各个击破。

        汉口是南王设立的屯粮城,背靠长江探险,大军转进汉口,军民选择留下协助守城又或者逃难出海都不是问题,流寇不管来多少人也无法围死那里。

        因此他把真正的大本营设立在汉口,进可攻退可守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双方都是本着尽可能解救老百姓的思维做事,当然不会患得患失,当天就开始撤离贫民,副将张修身带领麾下三千骑兵又和左守权合作了。

        老百姓大撤退,周王也不会留下,他动身南迁之时写了折子请皇帝恩准暂避光州,等局势好转后再回藩。

        几十万老百姓撤离,开封城留给升职为开封总兵官的陈永福带领一万人马守卫,需要吃饭的人少了,粮食问题基本解决。

        况且他也没有必要死守,发现贼兵势大,可以选择往南撤退到光州,贼兵围攻光州也给他们,官军接着往汉口转进即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