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积累

第(2/2)页

多内地老百姓也扶老携幼跟随撤退的“南明”职工往江边、海边赶。

        大明流寇东山再起带动了又一次移民“南明”的大潮,这一次有所不同,大明内地的富贾豪商和地主老财占比很高。

        这些人来到“南明”买地、买房子、买股票,投资做生意更加带动了商业繁荣。

        这个时代正是爆发工业革命的前奏,发达的海贸加剧了商品流通,由于大多数生产都必须人力来完成,需要的劳动力太多太多。

        历史上的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支持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就是让形成自然经济的农民失去土地,逼迫他们走进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南明”资本发展用不着如此,因为李独眼比英国资产阶级凶恶多了,他发动的是“铲城运动”,他带着匪兵所过之处所有人都会成为无产者,只要能够逃到海边的老百姓都会成为“南明”劳动力。

        因此“南明”体系的原始资本积累根本没有“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恰恰相反,每一个成为产业工人的流民都在“南明”大小工厂快乐工作,政府已经颁发最低月钱标准,制定了每个月强制休息三天的“劳工法”,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也不得超过五个时辰。

        总而言之资本是贪婪的,但是这跟政府不作为息息相关,黄胜属于先知,当然会善待产业工人,在没有形成劳资对立之前就制定法律保障工人的权益遏制资本的贪婪。

        这些法律拿后世比貌似工人太苦,可是在这个时代基层民众谁不苦?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效率和后世没法比,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也一个礼拜工作四十个小时怎么可能创造出剩余价值?

        没有剩余价值,工厂怎么可能发展,没有发展又如何能够接纳更多工人,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

        要再次提高工人待遇必须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后循序渐进,现在谈太多福利为时过早也不现实。

        “南明”需要众多埋头苦干的工人、农民创造财富完成原始积累。

        该讲奉献、比贡献的时候还是少谈享受,汉民族人人为了大发展添砖加瓦,才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崇祯十三年秋天,英国公张维贤光荣退休,黄胜的大舅子张之极袭爵成为第八代大明英国公。

        由于张之极简在帝心,因此英国公的权力没有被削减,依旧是大明权势熏天的勋贵。

        张维贤退下来一身轻松,他早就想看看女婿的“南明”新天地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有了时间乘着身体还硬朗决定南下去“南明”国土走一遭。

        老夫人也一心向往女儿描述的“南明”风光,这一次带上一大家子一起去女婿家做客。

        京师勋贵得知老公爷南下,许多人都预备同行。

        吴襄最积极,又主动担任联络员和后勤总管,最后要求结伴而行的人数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勋贵,还有许多没有实职在身的文官武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