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第(1/2)页

庆功宴一直进行到亥时才结束,陆续有九家店铺在庆功宴上发布了新品,也让今天参会的客人们收获满满,大包小包、连吃带拿、极其尽兴。

        而从十九皇子和王继恩公公陆续来访后,庆功宴的客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有人借敬酒之命,上四楼向天火敬酒,并婉转表达了加盟之意。

        天火来者不拒,一一回敬致谢,但却一句也不提加盟之事,亲和中带着一丝傲骨,令人防备之心大减。

        四楼的客人大部分都是雨花巷管委会的共同发起人,也是雨花巷实力最强或资历最老的店铺,这些店铺的店东都是深孚人望的人物。

        天火不提加盟的事情,他们可不能闲着,等客人敬完酒,立刻有人把客人拽到其他包厢里,开始宣讲管委会的优惠政策。

        等有人心动了,立刻有仆役递上文书让他们签字确认。

        文书内容十分简洁,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写得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只要是稍通文墨之人就能看懂契约内容。

        每间店铺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档,每月象征性地收取十两、十五两、二十两会费,会费用于支付雨花巷日常安保、维修、清洁和管委会办公费用。

        管委会的会员可以参与管委会的所有集体活动,这对加盟店铺来说回报远大于付出,很多人欣然签约。

        对于还需要考虑的店铺,管委会也没有进行胁迫和打压,温言劝慰将签约时间延长到元月十五日。

        整个晚宴气氛轻松、内容多彩,真正让客人们尽兴而归。

        庆功宴结束时,有近六成的店铺签字加盟管委会,天火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但其他发起人们却不甚满意,认为有些店铺不识好歹。

        天火劝慰道:“各位稍安勿躁,商界历来有同行是冤家的说话,大家早已习惯了各自为政,以前也有过行会式管理,但是多数行会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很多人都吃过亏,现在让他们轻易相信不那么容易。”

        凤凰台的店东道:“天火老弟,虽然我是支持你的,但说实话我对你费尽心力整合雨花巷各店铺不理解,整合这么多不同行业的店铺,管理难度太大了。

        而你拟定的契约,会费收得少,约束力又不强,根本无利可图呀。”

        天火微笑道:“各位兄长、姐姐,你们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条街市,只要到了那里,一个人一生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能解决?”

        所有人都摇摇头,三娘开口道:“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是不管谁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财力和精力去做这件事,只能想想罢了。”

        “对,我们做生意讲究专业,一生浸淫一项生意,能做好就足够这辈子花了,天火你这么搞,会不会贪多嚼不烂呀?”

        天火起身冲屋里的发起人拱手道:“哥哥姐姐们,我想做的是一件千秋万代、累世富足的事情,让商人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作古。

        我明白专业的意义,也知道生意不可能让我们都做完,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各自的行当里做到最好,成为行业真正的翘楚,不是一城一池,而是整个宋国,甚至整个东胜洲!

        我们共同打造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商圈,让客人在雨花巷可以买到他能想到的任何东西,与客人之间建立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他们一辈子都只会选择雨花巷,让他的子子孙孙也同样选择雨花巷!”

        众人听得双眼放光,如果客人和他的子子孙孙都选择雨花巷,那自己的生意岂不是也能代代相传了!

        “这需要很多钱!管委会没有进项如何运作?谁也不愿意一直平白付出吧?”

        “这个问题问得好,无论是谁也不能一直付出却不要回报,我们同样如此,管委会的运作有短中长三条经费来源。

        短线,我们以优秀的特卖活动为吸引,收取商家少量的策划和参与费用,加上会费应该能维持管委会的日常开销。

        中线,我们将推出雨花巷通用折扣卡,持此卡在雨花巷各店铺消费均可享受相应折扣,这个折扣各店自己来定,管委会向客户收取小额的年费,只要持卡客户数量足够多,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长线,如果雨花巷的模式能够成功,我们将把雨花巷的模式逐步移植到其他城市去,先布局各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再向各州府渗透。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宋国每一个州县都有一条雨花巷,每条雨花巷都是那座城市的商业中心。

        随着雨花巷在宋国遍地开花,在座的各位就不是一座店铺的老板了,而是传说中全国联锁商号的总东家,那将是多大的荣耀呀?”

        狮王府的店东两眼放光道:“那管委会如何从长线上收钱?”

        天火抚掌道:“分两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